27日上午,第六屆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表彰大會在京召開,盱眙縣桂五鎮民政辦主任李銀江榮獲“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”。這一消息傳到桂五鎮敬老院,老人們並不感到意外——“他早就是我們公認的楷模了!”
  鄉村老人享受“港式服務”
  冬日午後,桂五鎮敬老院寧靜安逸,老人們三三兩兩在院子里曬太陽聊天。一排排整潔的房間,被打造成客廳加卧室的居家模樣,沙發、席夢思床、彩電、太陽能熱水器、抽水馬桶、冰箱、健身器……鎮裡人說,這裡是“港式”養老。
  77歲的謝奶奶,正和她87歲的老伴在院里曬太陽聊天。“這是我撮合的老夫少妻組合,謝奶奶一齣生就全盲,名字就叫謝盲。她沒有子女,在敬老院已住了十多年,農村這樣的老人要是在家,可想而知過成什麼樣?你再看看她現在。”說著,李銀江讓記者聞一聞老人的頭髮。“沒有老人味!”記者說。“老人身上無異味——這是我對護工的最低要求、也是最高標準!”李銀江說。
  去年,李銀江第一次有機會去香港養老院考察,“回來時,坐在機場大廳,我就暗下決心,我們的硬件條件不比人家差,但人家護工對老人的心,我們遠遠趕不上!回來我就改,現在院里老人享受的是港式服務。”
  28年前,李銀江30歲,當了三任村支書的他被委任為鎮民政助理和敬老院院長。90天的時間,他將一片荒地建成擁有11間住房的養老院;28年後,李銀江已近花甲,養老院卻在他的精心耕耘下,越發“年輕”。
  當了61回“孝子”
  不遠處,67歲的張德進老人有些坐不住,又想下地種菜了。張德進外號卻叫“大漢子”,因為力氣大,愛幹活。李銀江見他們閑不住,就在養老院里利用空地開闢了“農療園”,種菜、養魚、養花,讓願意勞動的老人活動筋骨。無論燒水、澆花、種菜、種糧、喂魚,都能掙工分,工分還能換成錢。張德進老人可是這裡的“勞模”,幾年來攢了3萬多元。老人捂著嘴笑著說,敬老院里啥都不缺,賺的錢就買點小酒喝,日子過得快活。在老“勞模”們的耕耘下,養老院日用蔬菜、活魚實現了自給自足,糧食也實現了半自足。
  28年來,敬老院供養了95名五保老人,61位老人先後辭世,61次送別,李銀江當了61次孝子為老人守靈,治喪,掃墓。一年大年三十晚上,嚴發偉老人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一程。別人過年,李銀江卻將老人骨灰盒抱回敬老院,在老人房間設置靈堂守孝。
  李銀江常說,沒人疼的孩子可憐,沒人管的空巢老人也一樣,他把全鎮的空巢老人檔案牢牢記住:“就說胡廣喜他們二老,沒有行動能力,兒子去世,兒媳婦拖著孫子、孫媳婦在外打工,顧不過來。我常去看看,這對我來說,也就搭把手的事。”李銀江目前照顧的空巢老人一共有五位,但僅靠他一人上門探望照顧,杯水車薪。
  在他的努力下,今年下半年,敬老院的後院再次破土動工。“這裡要建全縣第一家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,630平方米,全鎮的空巢老人都是服務對象,吃飯、日托或者全托,都可以。空巢老人可是現在農村的大問題,這裡有護理員、有活動設施,比空關在家裡強。”
  全鎮困難群眾的“110”
  作為民政助理,李銀江不僅要管老人,還是全鎮困難人群的“大管家”,他還有個外號,叫“110”。因為他兜里總揣著些名片,困難戶家家都有,只要有事,一打手機,他準會及時趕來。
  採訪中,記者和李銀江經過桂五鎮的大街,殘疾人陳來龍正趴在一輛農機車下修車。去年,腿部殘疾的陳來龍想開個車行,但辦貸款要擔保,他家全是窮親戚,找誰做保人呢?陳來龍腦海裡只有一個依靠——民政辦李銀江。沒想到,一提這事兒,李銀江就應了。保人做了,店開了,陳來龍結束了給人打工的日子,憑手藝成了這一帶最好的農機修理手,一年能掙3萬多元。“你好好乾,今年爭取給你說門親!”一見陳來龍,李銀江又操心起來。
  “別拿民政助理不當幹部!”李銀江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說:“全鎮除了書記鎮長,就數我電話最多。” 他報了一串數據:全鎮6617位民政對象,其中孤兒22人,重點優撫對象83人,五保老人68人,空巢老人684人……“每新增一例低保戶,我都要上門核實,權力大不大?近千萬元的民政救命款要確保一分不錯地發放到人,擔子重不重?”
  講到這些,李銀江異常嚴肅說出自己的信念:“心要熱、眼要明、腰要硬、手要凈!”
  採訪中,記者聽到一個關於李銀江的“傳奇故事”:2011年,鎮民政辦接到任務賣福利彩票,有一天剩12張彩票沒賣完,李銀江按步驟都給刮開,準備一起上交廢票好做賬,但其中有一張中了25萬元。彩票又不記名,你說他咋處理的?一個電話先打給鎮長,說中獎了,統統入賬,上繳財政!正因為他“傻”,群眾都說,讓他管“救命錢”,放心!本報記者 唐 悅  (原標題:28年,他當了61回“孝子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w88vwyq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